昭君怨·咏荷上雨

昭君怨·咏荷上雨朗读

午梦扁舟花底,香满西湖烟水。急雨打篷声,梦初惊。

却是池荷跳雨,散了真珠还聚。聚作水银窝,泻清波。(泻清波一作:泛清波)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  这首小令用轻松活泼的笔调写自己梦中泛舟西湖和被惊醒后的情景。

  上片写梦中泛舟西湖底,骤打篷,从梦中惊醒。“午梦扁舟底,香满西湖烟水。”“扁舟”,小船;底,下。词人午睡,梦中驾着小船在西湖之下泛游,烟雾缭绕的水面上荷的香味四溢。这两句写的虽是梦境,但形象逼真,如同一幅绝妙的水墨画,淡笔素描,勾勒出湖面胜景的一个轮廓,呈现在读者面前。“急打篷声,梦初惊。”突然,一阵暴击打船篷的声音,把他从梦中惊醒,一瞬间,先前的扁舟、荷、烟水顿时消失,可以想见,词人此时对梦境还有些留恋,对声打断他的美梦不无遗憾

  下片写醒来所见景物,与先前的梦境相映成趣。“却是池荷跳,散了真珠还聚。”“却是”二字,承上启下,把梦境和现实串在一起。原来,先前梦中听到的“急打篷声”,睁眼一看,是点落在门前池塘中的荷叶发出的声音。“跳”字说明下得很急,与上片的“打”字相呼应。珠在荷叶上活蹦乱跳,形同一粒粒的珍珠,“珠珠”被点击散,又重新聚合,因此说“散了……还聚”,若不是观察仔细,是很难提炼出这样的佳句来的。“聚作水银窝,泻清波。”“水银”二字作比喻,形象地写出水珠在荷叶上滚动聚合的状貌。这两句是说,点聚多了,聚成水银般的一窝,此时叶面无法承受它的重量,叶上的积水便泻入池中。“跳”、“散”、“聚”、“泻”,四个动词连用,把荷叶荷叶面上水珠滚动,周而复始的情景写得活灵活现。

  词构思巧妙,意境新颖,梦境与现实对照写来,曲折而有层次,极富变化,细细品味,似乎看到晶莹璀灿的珍珠在碧绿的“盘”中滚动;似乎嗅到荷的阵阵幽香,有很强的艺术魅力。

杨万里

杨万里,字廷秀,号诚斋,男,汉族。吉州吉水(今江西省吉水县)人。南宋杰出诗人,与尤袤、范成大、陆游合称南宋“中兴四大诗人”、“南宋四大家”。 ...

杨万里朗读
(0)

猜你喜欢

陈宜甫

度关人己远,倚剑夜初分。我亦待清曙,前村多白云。

(0)

只今何处无黄菊,醉着茅茨有几人?贤妇稍能知此意,杀鸡为黍莫辞贫。

(0)

惠政多应草木知,藕花呈瑞向西池。

雙红共蒂初含笑,众卉千名总合奇。

(0)

若不坐禅销妄想,即须行醉放狂歌。
不然秋月春风夜,争那闲思往事何。

(0)

谯角咿呜到枕边,边情似向曲中传。梅花三弄月将晚,榆塞一声霜满天。

织锦佳人应有恨,枕戈老将想无眠。争如二月春风市,卖酒楼头听管弦。

(0)

小谷疏林受数家,年芳犹有刺桐花。白云不为青山地,截断前峰两髻丫。

(0)

浙公网安备3303240200237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