念奴娇·梅

念奴娇·梅朗读

疏疏淡淡,问阿谁、堪比天真颜色。笑杀东君虚占断,多少朱朱白白。雪里温柔,水边明秀,不借春工力。骨清香嫩,迥然天与奇绝。

尝记宝篽寒轻,琐窗人睡起,玉纤轻摘。漂泊天涯空瘦损,犹有当年标格。万里风烟,一溪霜月,未怕欺他得。不如归去,阆苑有个人忆。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  这是一首咏物词,是咏梅的。梅腊月发、多白色,也有红色者,以坚贞耐寒著称,历代文人多咏之。词的上片写梅韵。开头二句写其颜色。“疏疏淡淡”,谓其影稀疏,色浅淡,颜色天真自然,没有什么能与其天然的韵相比。“笑杀”二句紧承上文,对此做进一步描写。在这里,作者使用映衬的手法,言在东君的管领下,有的白,有的红,红红白白,颜色甚多,但下千林太俗,都没有梅的神韵,枉称为,实在可笑。“里”二句写其凌寒独放。言梅长在水边,开在里,一味清新,十分幽静,温柔明秀,远非桃李可比。“骨清”二句是赞美玉洁冰清、香嫩魂冷,骨格奇绝,具有超凡入圣的品格。词的下片写梅遭遇,映带作者身世。“常记”三句写梅曾一度受宠,被琐窗人“纤手轻摘”,插戴鬓边,何其荣耀。“漂泊”二句以人拟物,言梅虽然漂泊天涯,形体瘦削,憔悴不堪,但韵不减当年,依然冰清玉洁,高雅不俗。“万里”三句是说,不论是“万里烟”还是“一溪霜月”,都无法使其屈服,表现出梅坚贞。“不如”二句借言人,表达出作者的归隐情思。细读词之下片,可以清晰地感受到,作者虽然是在写梅,却已将自己的身世之感打并入其中,而以感慨系之,寓意很深,耐人寻味。

辛弃疾

辛弃疾(1140-1207),南宋词人。原字坦夫,改字幼安,别号稼轩,汉族,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。出生时,中原已为金兵所占。21岁参加抗金义军,不久归南宋。历任湖北、江西、湖南、福建、浙东安抚使等职。一生力主抗金。曾上《美芹十论》与《九议》,条陈战守之策。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,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,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;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。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,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。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,后被弹劾落职,退隐江西带湖。 ...

辛弃疾朗读
(0)

猜你喜欢

心上无俗事,禅余只好吟。

命穷甘白屋,身健直黄金。

(0)
刘摰

水落溪桥霜未寒,冈林平浅是西山。路穿峭茜青葱底,寺在崎岖屈曲间。

(0)

弭棹宿溪亭,全家梦寐惊。明朝速解缆,莫待浊流平。

(0)

白头趋幕府,早已负平生。

未放鹏舒翼,应烦骥敛程。

(0)

琴中难挑孰怜才,独对良宵酒数杯。苏子黑貂将已尽,
宋弘青鸟又空回。月穿净牖霜成隙,风卷残花锦作堆。
欹枕梦魂何处去,醉和春色入天台。

(0)
熊盛元

卅二烟尘迷乱眼,绿茵坪上影清佳。沸天潮涌高千尺,喝彩声喧震六街。

问鼎纷驰称霸念,追风端赖踏云鞋。群夷砺志摩星月,诸夏无缘夺奖牌。

(0)

浙公网安备3303240200237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