干旄鉴赏

原文

孑孑干旄,在浚之郊。素丝纰之,良马四之。彼姝者子,何以畀之?

孑孑干旟,在浚之都。素丝组之,良马五之。彼姝者子,何以予之?

孑孑干旌,在浚之城。素丝祝之,良马六之。彼姝者子,何以告之?

赏析

  此诗写一位尊贵的男子驾车驱驰在浚邑郊外的大道上,车隆隆,旗帜飘扬。接下来是对旗帜和车的特写:旄是“素丝纰之”,用素丝织的流苏镶在旗帜的边上,可见其色彩鲜明及飘扬姿态;是“良四之”,四匹高头大驾车而行,十分气派,意气发。

  第二、三章意思相近,但比第一章旗帜越来越漂亮,距离浚邑越来越近,车排场越来越盛。而离目的地越近,其情越怯。

  此诗全用赋体,采用重章叠句的结构,但完全重复的句子仅“彼姝者子”一句,这似乎也突出了那位“姝者”在全诗中的重要性。方玉润《诗经原始》认为:“‘西方美人’,亦称圣王,则称贤以姝,亦无所疑。”持“美好善说”的毛诗说以为“姝者”是卫国好美善的大夫,持“访贤说”的朱熹则以为“姝者”是卫国的贤人,但他们都认为“之”指代的是卫大夫。毛诗说以“之”为“贤者乐告以善道”(《毛诗序》)的对象,朱熹以“之”为“答其礼意之勤”(《诗集传》)的对象。“之”指代的应是上文的“彼姝者子”,若取“访贤说”,那“之”必然是指被访的贤人。“何以畀(予,告)之”,正是访贤大夫心中所想的问题:将赠送他们什么东西以示礼敬?将告诉他们哪些事需要请教?

  关于诗中是“四之”“五之”“六之”,《毛传》解为“御四也”“骖五辔”“四六辔”,认为“良四之”“良五之”“良六之”是说大夫驾车建旌旄而行。对此清瑞辰《毛诗传笺通释》说:“服四辔皆在手,两骖内辔纳于觖,故四皆言六辔,经未有言五辔者。”又引孔广森语曰:“四之、五之、六之,不当以辔为解,乃谓聘贤者用为礼。三章转益,见其多庶。《觐礼》曰:‘匹卓上,九随之。’《春秋左传》曰:‘王赐虢公、晋侯三匹。’‘楚公子弃疾见郑子皮以六匹。’是以者不必成双,故或五或六矣。”

  从诗艺上说,“在浚之郊”“在浚之都”“在浚之城”,由远而近,“良四之”“良五之”“良六之”由少而多,章法是很严谨的,而“何以畀之”“何以予之”“何以告之”用疑问句代陈述句,摇曳生姿。如果按“访贤说”,那么此诗反映访贤大夫求贤若渴的心理可谓妙笔生

返回

浙公网安备33032402002372号